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刑事观察 >
 
仲若辛丨五次发回重审后迎来第七次庭审:一个普通公民的三十年无罪抗争之路
来源: 公众号辩护人Defenders     作者: 仲若辛  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7-05   

1995年河北石家庄元氏县街头,一次寻常的自行车擦碰,竟让张捍军一家深陷一场横跨三十年的“司法马拉松”。2025年7月7日,这起离奇案件将迎来第七次开庭审理——但它不应仅仅是一场庭审,而应成为叩问司法良知与效率的警钟。


‌从1995年至今,这起案件在元氏县法院与石家庄中院之间往复“拉锯”:元氏法院四度作出三年有罪判决,石家庄中院四度以“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”发回重审,再加一次“违反法定程序”发回重审。一场本可尘埃落定的普通纠纷,被司法程序的“踢皮球”异化为漫长无边的黑洞。更荒诞的是,2023年元氏法院竟试图以“终止审理”草草收场,被中院以程序违法驳回。当辩护律师指出元氏法院已丧失公正审理资格、申请异地管辖时,石家庄中院竟以“口头驳回”维持原状——司法纠错渠道的梗阻,让程序正义沦为纸上空谈。


案件核心疑点触目惊心:据张捍军控诉,当年的“重伤”鉴定竟依托于石家庄空军医院的“假CT、假化验单”,由无资质机构出具。这些关键物证原件,三十年来从未现身法庭。元氏县检察院的作为更令人愕然——2024年再次送达的起诉书,赫然标注着1995年的日期,内容一字未改。当司法机关对排非申请、证人出庭等合法诉求置若罔闻,对明显存疑的证据链视而不见,司法的公信力便在沉默中崩塌。


三十载诉讼拉锯,透支的远不止一个人的青春。张捍军因该案被开除党籍,全家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写。司法系统本应是权利守护者,却因程序空转与证据疏漏,成了制造“灰色地带”的推手。当正义需要三十年跋涉才能抵达,它是否仍能被称为正义?此案暴露的已非个别人为失误,而是地方法院纠错动力缺失、监督机制失灵的深层病灶。


7月7日,元氏法院的审判庭将再次开启。公众期待的不只是一份判决书,更是一个直面陈年旧案疑点、打破程序僵局的契机。唯有彻底查明证据真伪、破除地方保护壁垒,让“发回重审”不再成为拖延工具,正义才能走出马拉松迷途。


正义的刻度不仅是结果,更在于抵达的速度与过程的清澈。三十年的司法困局,该画上句号了。




附 张捍军案件审理过程整理如下:


1995年‌:

3月3日,被元氏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采取强制措施。

8月8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,判决有罪,有期徒刑三年。


1996年‌:

3月12日,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,发回重审。

8月1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,再次判决有罪,有期徒刑三年。

9月17日,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裁定发回重审。


1997年‌:

1月2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三次判决有罪,有期徒刑三年。

7月12日,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次裁定发回重审。


1998年‌:

1月20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四次判决有罪,有期徒刑三年。

3月4日,张捍军被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取保候审。

4月15日,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次裁定发回重审。

7月2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五次开庭审理。


2023年至2025年‌:

12月18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审理。

2024年4月18日,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违反法定程序,发回重审。

12月4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六次开庭审理。

2025年7月7日,元氏县人民法院第七次开庭审理。







公 众 号
微 网 站
上一篇: 仲若辛丨邓庆高案妥协式和解 处罚撤销但未认定正当防卫
下一篇: 这是最后一篇,下一篇没有文章

首席律师仲若辛

专业领域

周文斌案专题报道

非法证据排除
刑事审判参考
刑事律师权利
刑事名词解释
律师收费标准
平反录
无罪判决书

版权所有 © 2020 南京韶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 苏ICP备16009114号-2  技术支持: 秀网技术    本网站基于 秀网ShowCMS 构建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泰山路151号新丽华大厦10层  手机:13770526088  邮箱:zhongruoxin@126.com